吉兒 jill 有話說
課業壓力,永遠是不分世代孩子們的壓力。當孩子成績不好、失常時,父母們的言行舉止如果處理不當,很容易就會對孩子造成壓力、產生自卑感,甚至對未來的發展也會有深遠的影響。面對孩子的成績父母該怎麼做?以下五點原則把握住,就能養出更快樂正向的孩子!
2022年4月12日 撰文:阿茲 圖片:unsplash、pexels
家長面對成績該避免:對分數斤斤計較

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,除了父母要了解到其實分數並不代表孩子的一切,不要把分數當成評論自己或孩子的標準外,也要多關心孩子的校園生活,多陪伴孩子,重視孩子的感受,才能避免對孩子造成壓力。
家長面對成績該避免:忽視孩子的努力

你是不是也曾在孩子進步時要他更努力,或是面對孩子的爛成績時責罵他呢?
當孩子做了努力,父母還是無法正面肯定孩子的價值時,孩子就容易出現自我懷疑及挫敗感,這對孩子往後的人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。無論是在職場、家庭或是教育中,讚賞與肯定永遠都會比責罵使人進步更多,因此面對孩子的成績,不妨只關注在孩子進步或是做得好的地方,肯定,才能讓孩子感覺被愛,並培養正向力。家長面對成績該避免:把責任都丟給老師

家長面對成績該避免:生活只有課業

不僅會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疲乏,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使孩子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家長面對成績該避免:沒有以身作則

當父母從言行舉止開始改變時,這種影響也會感染到孩子
,讓孩子能產生自主學習力。
【喜歡嗎?這邊還有】
♦愛的教育、鐵的紀律?拿捏教育孩子的四大準則!
♦好懊惱!小孩老是沒自信?遵守這四大原則讓他再度信心滿滿!
♦小心滑出大問題,五步驟幫助孩子減少螢幕使用時間!